金融活水来 致富花盛开
2020年,高青农商银行以金融赋能村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渠道,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更好地满足“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力量,助力产业兴县、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为实现县域高质量突破式跨越式发展贡献农商力量。截至2021年1月26日,累计投放信贷资金4.1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38亿元。
党建搭台 业务唱戏
“村级党组织扎根群众中,身处最前沿,其作用最直接、最根本。”县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爱娟表示。
以党建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切入点,能够有效调动激发出基层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头雁效应”和创业激情。高青农商银行充分认识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在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高青答卷”的过程中,积极与各行政村党支部加强党建共建,充分利用整村授信、去单换卡、四张清单营销等做好对接工作,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截至2020年末,该行零售类贷款户数15039户;授信签约客户2758户,授信签约覆盖面44%,用信客户15039户,用信覆盖面25%。
今年1月5日,高青农商银行与花沟镇签订了党建共建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拉开了党建共建序幕。该行计划与全县9个镇(办)全面签订“服务乡村振兴,建设富饶村镇”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在为支行业务拓展搭建平台的基础上,全面融入乡村振兴,履行使命担当。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所在村居、社区的党组织负责人取得工作联系,结对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将党建共建作为“支部系列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和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并根据领办合作社的产品服务需求、贷款资金需求、电子银行服务需求等方面,精心制定共建计划,规划共建项目,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力求共驻共建活动灵活多样,以实际行动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真正实现党建为业务“搭台唱戏”的目的。
产品搭桥 活力倍增
“有了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的经营生产就没有后顾之忧了”。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村支部书记司国营说。
针对乡村旅游为蓑衣樊村支柱产业的现状,高青农商银行积极布局,依托党建共建,借助蓑衣樊村开展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的有利契机,主动对接该村党支部,办理“强村贷”授信50万元,助力该村发展特色产业。目前,蓑衣樊村现有“农家乐”主题饭店12家,旅馆8家,超市3家,村民平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
“强村贷”是该行面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出的用于生产经营的贷款,由省农担公司提供保证担保、省财政给予贴息,有效解决了县域内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高青农商银行党委着重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把发挥“强村贷”作用作为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积极加大营销拓展力度,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和在群众中的声誉转化为可评定的信用等级和申请贷款的依据,为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发展壮大注入金融活水。
为进一步拓宽服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渠道,高青农商银行积极组建驻村驻点移动智慧便民服务队,进村入户,现场办公;同时,针对辖内不同客户的消费需求,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贷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客户服务需求,重点加大政策性金融产品“鲁担惠农贷”推广力度,不断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切实解决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今年已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0.61亿元,惠及农户153户。
普惠铺路 服务“三农”
“突出数字乡村建设,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在今年县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全面振兴写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今年,我县将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数字赋能规模带动上抓落实求突破,全力加快乡村产业振兴。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高青农商银行紧紧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进一步深入推进客户经理驻村驻点工作制度,将服务触角延伸至老百姓的家门口,为客户打造专属的金融服务,每周到服务网格(村庄)进行营销服务,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不断满足客户的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同时,着眼于金融营销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全县309个行政村建立836个农金员、联络员,构建起“支行+客户经理+农金员+联络员”的四级金融营销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对全辖服务网格(自然村)的全覆盖,进一步增加营销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截至目前,全行零售类贷款余额36.64亿元,较年初增加1.58亿元;零售类贷款占比71.23%,较年初增加1.35个百分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有一池活水,发展就有一片天地。“我们将积极发挥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我县生态更优、村庄更美、乡风更好,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的道路上,像一滴甘露一样,滋润所有村民的心。”张爱娟表示。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