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信息>会员动态
绿色金融显峥嵘 齐商银行“绿色银行”战略显成效
作者:    来源:    点击:     时间:2022-04-01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唯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方能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作为淄博金融版图上的重要一员,齐商银行不断改革组织架构,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勇当金融赋能行动的主力军,为老工业城市转型贡献着金融力量。近年来,齐商银行大力推行“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产品“百花齐放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全行第一笔“林权质押”落地

沂源龙子峪村桃花岛风景区,山静水清,不少游客涌进景区,看山、望水、忆乡愁,眼前的美景,以及散发着艺术魅力的特色乡村,让人们心旷神怡。

桃花岛的负责人董方军喜笑颜开,对景区的未来更是充满了信心。

董方军是土生土长的龙子峪村人。18年前,他走出大山,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后来,他回乡创业,带领家乡父老共同致富。

从建设桃花岛农业示范园,食用菌种植,以产业振兴带动村民致富,再到建设沂河源田园综合体,打造乡村艺术馆、乡村书院、艺术民宿等实现“三产融合”,活化乡村艺术,直到去年成功引入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落户,打下人才振兴的基础,一个备受瞩目的文旅项目正在沂蒙山区冉冉升起。可以说,这些年,董方军为探索沂源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桃花岛景区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尽管如此,却在投资方面,非常谨慎,他常常为资金的来源大伤脑筋,“这个项目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很难从金融机构筹到资金。”作为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发起人的董方军心里很清楚,乡村旅游项目投资时间长,见效慢,这是与家乡父老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建设的项目,不能失败。在他眼里,他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和这个项目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21年9月1日,对于董方军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齐商银行沂源支行为他的沂源桃花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真是没想到!”董方军说,齐商银行能够想方设法突破政策瓶颈,利用金融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径,这也是对自己从事 “绿色产业”的一种肯定。

一直参与这笔林权贷的齐商银行历山支行副行长徐晓明说,桃花岛公司拥有1198亩林地,种植着桃树、水杉、松树等大量经济林木,根据其发展文旅项目的现状,齐商银行灵活运用非标准抵质押物担保方式推出了林权抵押融资新模式。从农村流转土地确权、林权公示、林权证办理到权利证书登记,政银企三方齐心合力,齐商银行全流程跟踪业务进度,克服多项困难,最终实现信贷资金精准投放。

“桃花岛项目还处于大量投资阶段,基本没有收入,按照银行的传统思路,这样的项目不具备融资资格,这次林权贷也是我们的一次金融创新,经过总行的审批,一事一议,专事专办,在政策上有很大的突破。”齐商银行沂源支行行长韩立建说,由于沂源地处沂蒙山区,是果树种植大县,仅经济果树全县就有75万亩,林权贷在沂源具有推广意义,有助于推进当地绿色产业大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10月12日下午,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正赶往一家果树种植企业商谈林权贷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努力继续探索扩大林权贷的覆盖面,扩大贷款规模。”

在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齐商银行创新发放了市内首笔林权抵押贷款事迹

业内人都知道,林权贷之所以发展缓慢,数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树林相对于一般通用的抵押物风险大不少,抵押物处置变现能力差,不像房产、土地等容易拍卖变现。

创新需要冒险的勇气,而勇气来自把控风险的底气,来自业务体系和能力的自信,齐商银行做到了。

齐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大鹏说,林权抵押融资新模式具有低门槛、低利率、放款快、贷款期限灵活等特点,有效破解了非标准抵质押物评估难、监管难、处置难等问题,助推“沉睡”的林权资源变现,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丰收。“未来,齐商银行将持续拓宽农业产业融资渠道,创新非标准抵质押物融资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其实,林权贷是一款典型的绿色信贷产品。

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推行,绿色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在全国多地进行着试点。

时代所需,使命所担。一场“绿色革命”,也在齐商银行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

绿色信贷产品更多了

创新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齐商银行积极探索创新绿色金融领域业务品种和模式,先后推出了“碳达贷”“技改贷”“碳配额质押贷”等一系列新产品,助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等产业。

对低碳环保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大了

齐商银行有针对性加大对科技型环保企业的营销宣传力度,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产业信贷导向,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对受控受限行业企业授信限制信贷增量、制定压降计划,对节能环保企业实行规模倾斜。

对节能减排授信精细化管理水平更高了

齐商银行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进行划分,加强绿色信贷指标监测分析,同时,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加强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另外,在人才培训方面倾注了更大的精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学习与培训等方式,确保员工及时掌握绿色信贷各项政策和规定。

大招频出,持续发力绿色信贷领域,让绿色和金融在淄博的联系更加紧密。

山东某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是高青县骨干热电企业,该公司按照环保要求建有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符合节能减排及环保标准。今年夏天,公司因原材料采购有资金需求,齐商银行以企业碳配额作质押新增授信600万元,这也是淄博市首笔碳配额质押业务。

碳配额是生态环境部门核发的企业可以排放的温室气体配额。企业可将持有的配额作为押品向银行申请贷款,以有效盘活企业碳配额资产、解决担保难问题。次前,发电行业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淄博市也积极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打造绿色家园。齐商银行一马当先,积极响应号召,推出绿色信贷新产品“齐银碳达贷”,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

“齐银碳达贷”为绿色科技型环保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通道,相关企业也是欢欣鼓舞。截至目前,齐商银行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天沐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齐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计发放“齐银碳达贷”59笔,贷款金额达5.6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低碳环保企业发展。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金融发展正在按下“快进键”。很显然,“技改贷”也是这场绿色金融战役的重要力量。

“技改贷”是针对企业开发新产品、老产品升级换代、降低物耗能耗等扩大生产能力而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发放的贷款。

2021年8月6日,在齐商银行举办的技改贷推介会上,淄博宏业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作为12家签约企业之一,将获得20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有了这笔资金,该公司新上的“智能制造工程”项目可提前一年投产,年增加销售收入5000万元,综合效益能提高30%。

截至目前,齐商银行作为落实“技改贷”政策的首批主办行,已全面对接市批备案名单458户企业,累计支持技改项目189个,发放技改贷24.04亿元,拉动技改总投资超249亿元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齐商银行不断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加速绿色转型,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量身定制各类绿色信贷产品,绿色金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业务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今后也在不断做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的同时,加快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质量,以高质量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飘红的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就这样,金融活水正持续浇灌着绿色产业之树,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绿色发展。

在这座老工业城市,淄博人对于碧水蓝天的渴望尤甚,齐商银行正在用金融的如椽大笔描绘着城市绿色发展的新画卷。

激荡金融活水,澎湃绿色动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既是响应国家大政方针,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需要,又是金融机构调整业务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部需要。可是,由于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齐商银行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方式,深耕绿色金融发展沃土,精准识“绿”、用心助“绿”、耐心护“绿”,为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甚至提出了打造“绿色银行”的战略构想,齐商银行也成为了淄博金融业支持绿色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于魁)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