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信息>会员动态
沂源博商村镇银行:金融教育“接地气” 多招筑牢百姓财产安全“防火墙”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5-10-17

秋意正浓,民生服务不停步。为深入贯彻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通知核心要求,积极落实山东金融监管局、省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证监局联合制定的《辖区“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工作方案》,沂源博商村镇银行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聚焦“精准化、场景化、常态化”宣传目标,走进社区、校园、农村集市,用创意互动与暖心服务让金融知识“活”起来、“暖”起来,真正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沉浸体验,金融知识零距离

按照“贴近群众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金融教育体验”的导向,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在城南社区广场打造“金融知识互动体验区”,成为社区里的亮丽风景线。居民通过“假冒社保人员索要验证码”“虚假投资返利”等情景模拟、真实案例还原,轻松掌握防诈骗技巧。“刚才模拟的场景我上个月真遇到过!当时对方说我社保卡停用,让点链接补录信息,现在知道得先打12333核实,绝不能乱点陌生链接!”城南社区的王大爷拿着宣传手册,还拉着工作人员咨询了“养老账户安全”相关问题。

结合居民晚间休闲习惯,行还推出“移动课堂”在城北社区,晚间散步的居民围坐在一起,一边享受秋风清凉,一边学习“养老理财风险识别”“存款保险保障范围”等知识,现场问答互动不断,金融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悄然传递。

针对沂源苹果种植户集中的乡镇,行紧扣服务“三农”的部署,将“移动课堂”搬进中庄镇等苹果主产乡镇的集市,通过“防范涉农贷款诈骗”“农产品收购款安全保管”等定制内容,为果农讲解“陌生人索要银行卡号代发补贴”“虚假收购商预付定金后失联”等涉农高频风险点,帮助果农识破“虚假收购商”诈骗苗头,让金融服务真正扎根农村、贴近农户需求。

童心启蒙,金融素养启蒙“从小抓”

围绕“强化青少年金融素养启蒙,构建家庭-校园-社会协同教育体系”的要求,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在悦庄幼儿园开展别开生面的金融启蒙课。课堂上,志愿者用《小松鼠存坚果》绘本故事帮孩子们理解“储蓄”意义,通过“模拟超市购物”让孩子们认识货币价值孩子们拿着卡通代币“购买”玩具、绘本,在游戏中初步建立“理性消费、珍惜金钱”的意识,稚嫩的脸上满是好奇与专注。

针对教师和家长群体,行同步开展“家庭金融防护专题培训”,深入剖析“校园贷”“套路贷”“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退款”等与家庭密切相关的风险点,指导家长如何通过“亲子对话”培养孩子的金融观念。“以前总觉得孩子还小,不用学这些,现在才知道金融教育要从小抓起,还得全家一起学!”

多元传播,筑牢金融消费者权益“防护网”

结合“线上线下联动,扩大金融知识覆盖面”的要求,行在做好线下活动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微信公众号推送3期金融科普知识,内容聚焦“老年人识别保健品诈骗”“学生党远离校园贷”“新市民就业创业金融支持”等政策重点关注领域;视频号推送防范电信诈骗等短视频,解析常见骗局,实现“金融知识随时随地学”。

截至目前,行落实金融教育宣传周要求的系列活动已开展36场,其中社区活动10场、校园活动4场、农村集市活动22场;累计触达群众超30000人次,发放《防范电信诈骗手册》等政策配套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切实将政策要求转化为“护民利、暖民心”的实际成效。

持续深化,服务迈向精准

未来,行将持续对标“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目标,进一步深化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一方面,围绕政策重点关注的新市民、老年人、青少年、涉农群体,定制“老年人智能金融工具使用手册”等专属内容,积极开展“重点群体专场活动”;另一方面,提炼“社区夜市+校园启蒙+农村定制”的三维宣传模式,为县域村镇银行落实金融教育政策提供实践参考。

通过特色策划、多渠道宣传联动,行将推动金融教育与政策要求同频、与群众需求同步,既筑牢百姓财产安全的“防火墙”,也为金融教育普及工作贡献村镇银行力量,让金融服务既“专业合规”又“暖心便民”,持续为沂源县域民生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