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农信重心下沉惠三农
作者:    来源:    点击:     时间:2014-07-11

新报记者 郭文君 通讯员 刘岩

 
日期:[2013年05月23日]  版次:[08]  稿源:[ 财经新报 ]  作者:[ ]  
 

 

  今年以来,市农村信用社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以信贷支持“三农”、“小微”、“专业市场”发展为抓手,实现涉农信贷总量的持续增加。
  截至5月20日,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643.9亿元,较年初增加6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7.2亿元,较年初增长24.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74.7亿元,较年初增加14.6亿元。全市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新增存、贷款市场占有率,涉农贷款余额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市金融系统首位。
优化信贷结构
  省联社淄博办事处指导辖内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优先安排信贷资金满足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以及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信贷需求。淄博办事处还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目前已开发出汽车、住房消费贷款、担保公司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社团贷款、大联保体贷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采矿权质押贷款等新业务品种20余种,为在更广泛领域助力三农奠定了基础。
提高信贷质量
  以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上线为契机,以加强信贷管理能力为抓手,市农村信用社对贷款受理、办理期限、贷款流程进行统一规范,不断加强信贷管理,提升信贷服务水平。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对贷款进行分层、分级、分类管理,不断加强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控工作。
  同时,调整审批流程,提高优质贷款的办贷效率。各机构根据客户经营情况、担保条件和贷款用途等条件进行甄别,筛选出优质客户。对优质客户贷款、抵质押贷款坚持“三个优先”,即: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优先办理,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办贷效率。
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市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结算系统,有效促进当地支付环境的改善,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开办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农信银汇兑系统,拓宽支付结算渠道,实现了农村地区营业网点和支付网络全覆盖。
  截至4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开通大小额网点381家,覆盖率达95.73%;行内汇划和农信银汇兑系统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农村支付畅通工程建设。全市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达54.45%,位居全省农信系统首位。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