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力普惠金融建设 谱写辉煌发展篇章——临淄农村商业银行根植三农沃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侧记
作者:刘新建、边晓莉    来源:临淄农商行    点击:     时间:2016-08-26

 

引言:
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所谓普惠金融,是指一个能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原则上就是要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特别是让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人群也能平等地享受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年来,普惠金融体系在我国逐步受到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改革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所有地区、所有人群,国务院办公厅在年初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并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既是鼓励,也是责任。
近年来,山东临淄农村商业银行在省联社、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紧跟国家四化同步战略部署和省联社网点转型工作要求,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向社区挺进,覆盖城乡,搭建起惠农便民、服务快捷、功能丰富、风险可控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在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金融便利的同时,实现了自身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148月末,
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45.1亿元,较年初增长11.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05.1亿元,较年初增长9.1亿元,实现各项收入7.55亿元,实现经营利润3.2亿元。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被银监会评为监管二级,被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全国银行业千佳文明服务示范点,被山东银监局确定为全省农信社标杆银行候选单位,荣获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影响力十佳银行、山东银行业良好银行等荣誉称号。
跟着农民走奏响支农惠农富农最强音
农商银行的根基在三农。多年来,在省联社、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全行紧紧围绕一二三四六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业务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重塑农村金融生态,打造多元化、立体化、无缝隙的支农大格局,激活一池春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于学武,是临淄熙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2008年带着乡亲们注册成立了合作社,社员30余名,主要经营水果的种植、采摘、批发。
贷款是一件难办的事情。这是于学武与农商银行接触之前最大的感慨。商业银行的门脸少,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问;有抵押物的要求,但农民手里有的那些土地、果树都不能抵押,这就基本堵死了农民贷款的门路。因为缺少资金,合作社根本不敢接一些大额订单,这限制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时,临淄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了大棚抵押贷款。
20133月,农商银行为熙景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200余万元,抵质押物就是合作社自己的种植大棚。这200万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提升了社员的年收入。于学武说,通过此次与农商银行合作,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决心,切实地帮助农户解决了资金难问题。
像于学武一样,在农商银行全方位信贷支持下走向致富之路的农民还有很多。多年来,临淄农村商业银行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创新农户贷款方式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扎实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和大联保体贷款业务,全面推广贷款证和贷款上柜台业务,农民贷款像取款一样方便,绿色贷款证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通行证。深入推进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创新三大工程建设,持续开展以送技术、送信息、送资金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圆梦行动。推出农民住房、消费、创业等一系列信贷支农产品,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金融服务需求。千方百计寻找支持农民创业,提高农民收入业务增长点,而大棚抵押贷款正是该行为破解农民缺少有效抵押物,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而量身打造的贷款新模式,该行实行农户联保+合作社实际控制人+专业合作社担保方式,农户之间互相担保,实现风险和收益共担,专业合作社实际控制人和专业合作社共同担保,将农户利益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紧密相连,提高专业合作社加强对于农户管理和技术指导的积极性,同发展,共命运。同时专业合作社为农户贷款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担保,又提高了农户贷款的利用率。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员的欢迎。截至8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76.43亿元,较年初增长9.78亿元。
金融浇灌小微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不仅仅是服务三农,特别是服务小微企业,也是农商银行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和举措。
多年来,临淄农村商业银行将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该行重要的历史使命。在全省率先成立公司业务部,对法人客户实行集中管理,在办理资产抵押、保证担保贷款基础上,发放了全市第一笔社团贷款,仓单抵押、钢结构质押、第三方监管质押贷款,制定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实行差别化授权,千方百计破解融资难题,让小微企业充分释放吸纳就业、领跑地方经济的活力。
走进临淄区恒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接待大厅,一张张荣誉证书吸引记者的眼球: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区先进农业龙头企业、区级文明单位……总经理滕玉涛向我们介绍起了企业的发展情况我们恒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蔬菜、种子、育苗、科研,农产品种植、销售、配送于一体的专业化生态农业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是全市唯一一家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认定的保鲜蔬菜出口企业,先后被评为先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没有临淄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恒润。回想起创业的艰辛和农商银行的一路支持,总经理滕玉涛至今仍心情难以平静。独立发展后,融资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尤其是2009年的时候,那时欧美金融风暴余波未息,国内银根紧缩,争取贷款十分不易。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幸好有农商银行扶了我们一把。2009年开始,恒润农业与农商银行开展了深度合作:2009年,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农商银行以仪器设备为抵押物,向恒润提供了第一笔固定资产抵押贷款500万元;2010年,以同样的方式提供贷款800万元; 20111000万元……“近几年来,在临淄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恒润农业的生产能力足足扩大了四倍。
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淄博禾丰种子公司总经理朱俊科身上。2001年,刚刚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朱俊科进入了市农业局下属的一个养牛场,当起了不入流的小牛倌,一个人负责20多头牛的饲养工作。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得到领导们的赏识,被安排到大地种业有限公司,先后担任了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重要职务。面对稳定的工作、不
错的收入,朱俊科却选择了跳进市场经济的大潮磨练拼搏。在2005年单位改革时,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辞职回乡办种子公司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靠着农商银行2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和东借西凑的60余万,朱俊科的企业建立起来并慢慢站稳了脚跟。
2009年,朱俊科在临淄区朱台镇政府的帮助下在朱台镇建立了3万亩的优质小麦良种繁种田。为了帮助企业加快发展,在农商银行的信用工程建设直接推动下,禾丰种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与近千家农户签订了3万亩订单小麦合同,开辟了订单小麦的新模式。为了避免农户因天气原因无法及时晒干种子而造成损失,该行还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为麦种种植户发放联保体贷款100余万元,帮助他们购进了8台粮食良种烘干机,即使在阴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也能确保小麦颗粒归仓。这些举措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户分散种植、单兵作战、规模小、品种杂、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等种种弊端,也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成为促农、惠农、实现农民增收的法宝。
如今,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农作物育种科研、试验示范、生产加工、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种子公司,是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与就业实践基地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淄博市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目前,由禾丰公司参与试验的山农22、山农239个小麦品种和3个玉米品种,已顺利通过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一些品种已成为淄博市的当家品种,每年向社会供应100万亩的小麦良种和80万亩的玉米良种。
在临淄,像滕玉涛、朱俊科一样,在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经商办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不胜枚举。截至8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78亿元,较年初增长8.56亿元。涉农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稳居全区金融机构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践行普惠金融开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新时代
临淄农村商业银行大力开展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和社区金融服务建设,巩固物理网点、布设自助设备,形成以网点为支撑、以自助设备为辅助、以电子银行为延伸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让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的承诺成为现实。
做优传统网点,整合网点优势服务资源。密切关注临淄区城乡规划,网点跟着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和住宅密集区走,对全行网点进行统一改造装修,分别设立大堂经理区、自助银行区、理财服务区、现金服务区、个贷业务区、VIP客户服务区等功能区,通过优雅的服务环境、功能合理的分布,满足客户不同业务需要。
做强外延网点,积极布设各类自助机具。在社区中心、工业园区和中心村加快离行式自助设备和自助银亭建设,针对广大村民、居民使用ATM等自助设备不熟练的实际,探索视频银行业务,统一改造全行ATM机,增加视频服务窗口,客服中心24小时全天候在线业务指导和咨询,优化用卡环境。加大各类POS机具布设力度,积极推广农金通-农民自助服务终端业务,实现金融服务与农民、居民零距离。研发无线付款POS机,突破农户、批发商沿袭已久的传统现金交易模式,转为便捷的银行卡转账结算,从源头揽住存款。
拓展社区网点,开展社保卡一卡通工程。密切与人社局合作,扎实开展社保卡一卡通工程,发放全省第一张32K金融社保卡,实现社保功能与金融应用于一卡。在全区12个镇、街道,465个村居、社区全部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
王家庄社区助农取款服务点是临淄农商银行最早设立的服务点之一,平时来这里办理业务的人就挺多,该社区人口1700余人,是省级文明示范村、省级法治示范村、省级绿色社区等。虽说来这都取了好几回了,俺还是很激动,不去银行也能提钱,农商银行真是为俺们办了件大好事儿。”62岁的王敏慧老人是王家庄社区的居民,经常来到这里办理养老金的提取业务,她说:刚开始俺只是听别人说起过,总是不太相信,头一回的时候啊,俺抱着去看一看的想法过来,亲眼见着别人都拿到了钱,俺这才放心的去试了一试,还确实是真的,回去了我就和俺邻居都说了。像王家庄这样的助农取款服务点还有很多,这仅仅是农商银行众多服务点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
足不出村能参保、人不出村能领钱是许多老百姓的愿望,而如今这一愿望在临淄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了现实。在我们村这个农商银行的服务点,可以办理代交电话费、电费、水费、转账等等的这些业务,每天取款一笔是3000,一天最多10000块钱,大约这一天有来咨询办理业务的有二三十个人。说这话的是稷下街道范家村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协理员翟妍杰。范家村900多口人,65岁以上的占了三成,村里又没银行网点,上了岁数的村民想取点钱,最近的也得跑个六七里路。以前得骑着自行车上周围比较近的银行网点办业务,来来回回得花不少时间,而且还不安全,现在好了,不用跑那么远,也不用长时间等在银行排队,在自己家门口上就能办理业务了,真是很方便,农商银行真是处处为咱老百姓着想的好银行啊。村民王满贵说。
现在,临淄区的465个村居社区都有范家村这样的取款点,每个点上也都有一位翟研洁这样的管理员。除此之外,临淄农村商业银行还与财政、供电、供水、烟草、移动、联通、广电、燃气、供热、供销、保险等单位合作,实现社保卡代付政府各类补贴、代收水电费、烟款、话费、电视费、燃气费、供暖费、代理保险等公共服务功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