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客户来到浦发银行淄博分行营业部询问,其十二岁的孙女在玩手机时遭遇诈骗,是否能追回资金。
客户描述,诈骗分子通过电话与小女孩取得联系,利用其年幼、缺乏社会经验且容易受到恐吓的心理特点进行威胁。诈骗分子声称如果小女孩不按照指示操作,就会将其爷爷奶奶抓进公安局。小女孩受到惊吓,在恐慌之下,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使用奶奶的手机通过银联进行了转账操作。
从客户提供的手机短信记录来看,在当日18:20和18:22左右,连续收到了来自中国银联95516的短信提醒,显示银行卡尾号6868分别进行了5000元和1000元的支付给“i厦门统一查缴”。仅仅几次类似操作,客户就被骗取了高达3万多元的资金。工作人员提示客户马上报警,并提供有效线索给警方。
此次事件凸显了对客户及其家属,尤其是未成年人进行金融安全教育的紧迫性。银行机构应考虑针对未成年人采用各种方式进行简单易懂的金融安全知识普及。例如,可在厅堂设立专门针对儿童的金融知识小课堂,通过动画、故事等形式向儿童传授不要随意操作他人手机进行转账等金融操作的知识;也可走进校园等未成年人聚集的场所,开展反诈公益宣传。
针对成年人特别是老年客户,提醒他们注意保护手机和银行卡信息;避免让未成年人在无监管的情况下随意操作涉及资金的交易。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