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青有这样一群人,在疫情防控当前,义无反顾的担起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职责,搭起了农商银行与农民的“金融桥梁”,传递着农村金融的服务初心,让农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基础的金融服务,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农金员。
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农村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区域,如何确保农村金融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断档、不缺位,在高青农商银行的服务指南里,“农村金融服务点”成为关键词,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化措施,切实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为疫情防护尽一份微薄之力
“现在是特殊时期,做好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先消一下毒,每天不少于2次,确保村民来的时候放心”。高青县黑里寨镇赵济明管区的农金员王希亮说道。
赵济明管区位于高青县黑里寨镇西北方向,有22个自然村,人口7500人。王希亮就是该管区农村金融服务点的一名普通农金员,主要服务于赵济明管区及周边村庄,辐射人口5000余人。自2019年7月初开门后,其已累计办理业务6000余笔。由于人品好、讲诚信,在附近十里八乡人人皆知,来办理业务的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王”。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因疫情防控需要,目前接待的客户数量明显减少,业务稍显冷清,但他一直坚持早晨早早地来到服务点开门营业,疫情期间一直没有间断过。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现在,我们客户经理是一天一次电话巡查,期间我们会和农金员充分沟通,多次要求他们在疫情期间做好科学防护知识的宣传。”疫情期间,高青农商银行为各农村金融服务点配备了足量的消毒液、酒精、口罩等,对农金员采取“一事一人一议”的工作要求,做好预约服务,加强日常工作的沟通,必要时开通业务“绿色通道”,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确保农金员工作稳定。
做好服务就是对得起“农”字招牌
乔某是黑里镇赵济明管区乔家村的低保户,七十多岁的高龄,平常的低保钱都是打到存折上。据了解,他之前取钱时都是骑着电动车,去趟银行网点需要来回一个多小时。疫情期间,银行网点不开门一度愁坏了他,后来经村民得知赵济明服务点这边正常营业,而且离着家很近,便约了个时间把业务办了。事后乔某说:“自己因为没有智能手机,平常的电话费、电费啥的自己在家也交不了,在这里一趟就办好了,真是方便了我们这些老人们的生活,太方便了。”
“我们农金员就是要当好农村金融服务的排头兵,要对得起‘农’字姓,为老百姓服好务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王希亮向笔者说道。
目前,高青农商银行在全县共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点170个,其中122个服务点配备了“农商宝”,可以在疫情期间,让广大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小额存取款、转账、查询等基础的金融服务,既减少了人员外出,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又真正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不缺位、服务不断档。
同时,除了物理金融服务外,该行还积极采取措施保障线上服务渠道正常运转,确保特殊时期的基本金融服务不缺位。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广泛宣传“信e贷”、“信e快贷”等线上信贷产品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支付结算和消费渠道,积极引导客户通过线上渠道自助办理信贷及结算等基本业务;加强线上业务预约服务,提高线上办贷效率,加强系统运维管理,确保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畅通,做好ATM等自助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不断钞、不出故障,让有情怀有温度的服务深深地扎根在客户的心中。(高青农商银行 郑斌 王宁)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