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金融教育
建行淄博高新支行:拦截“特效药”骗局 守护老人“钱袋子”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5-08-28

8月14日上午艳阳高照,建行淄博金晶大道支行刚开门营业不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颤巍巍地走进营业网点。老人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神色紧张,一反常态地没有跟大堂经理打招呼,便径直走向了柜台。

正在厅堂值班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老人的异样,走上前去询问:“大姨,您这是要办什么业务啊?”老人并未理会,压低声音对柜台内的工作人员说:“小伙子,帮我取 5 万块钱,要现金。”柜员接过老人的证件核实后再次询问:“大姨,现在大额取现需要核实下用途,您取钱是有什么用处吗?”

老人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就是家里需要买东西。”老人的话引起工作人员的警觉,于是他放缓操作速度又说道:“您带这么多钱出门也不太安全,要是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忙您解决。”

在柜员的耐心引导下,老人终于吐露了实情。原来,老人的老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多方求医未果。昨天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知名保健品公司的“健康顾问”,说现在推出了一款升级版的“特效药”,能根治她老伴的毛病,而且数量有限只剩最后几个名额了。对方还说,这款药原价10万块,现在给老人半价优惠,前提是今天务必把钱打到指定的账户上,否则就错失良机了。老人一听能根治,又觉得优惠难得,就信以为真,准备取钱马上汇款。

工作人员听后,立刻明白这是一起典型的假药诈骗事件。他拿出手机搜索出类似的诈骗案例给老人看,说:“大姨您看,这些案例和您遇到的情况多像啊,这都是骗子的把戏,他们就是利用老年人想身体健康的心理来骗钱的。”老人起初还有些犹豫:“可他们说得头头是道,还知道我之前买过保健品呢。”工作人员继续耐心解释道:“骗子可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您的信息,那些所谓的‘特效药’根本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奇,很多都是三无产品,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对身体有害。”

为确保老人的资金安全,网点主管及时联系辖区反诈中心寻求帮助,及时与老人的儿子取得联系。老人的儿子赶到银行后,与网点人员合力对老人进行劝导。在反复劝说下,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陷入骗局,多亏了你啊小伙子,不然我这一辈子的积蓄就被骗走了!”老人事后心有余悸地说。工作人员协助其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提醒家属多关注老人消费情况。

银行作为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严把关口,筑牢客户资金安全的防火墙。接下来,建行淄博高新支行将持续强化特殊群体的反诈宣传,提升防范意识;深化与外部的沟通协作,凝聚打击合力,切实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