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信息>会员动态
两次“万元归还”,一颗服务初心 ——沂源博商村镇银行深耕诚信获赞誉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5-10-22

“这钱我一分钟都没担心过,因为我相信你们!”在沂源博商村镇银行义乌支行,客户何林芬大娘接过工作人员递还的一万元现金时,这句朴实的心里话,道出了对银行最深的信赖。无独有偶,相似的暖心场景早在该行总行营业部为九旬老人薛沐华上演。两次万元的“完璧归赵”,不仅是拾金不昧美德的闪光,更是银行高效服务体系与诚信初心的生动见证。

20分钟与一次午休的奔赴,高效联动守护客户财物

九旬高龄的薛沐华老人在总行营业部取款后,不慎将一万元现金遗落在柜台。柜员徐明辉发现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即通过预留信息联系其家属。为让老人安心,他更利用午休时间主动驱车,将钱款送还家中。这份“送款上门”的贴心,远超客户预期,让老人感动不已,随后专门送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近日,在义乌支行,客户何林芬大娘也经历了惊心又暖心的一幕。业务办理后,她将一万元现金遗落在柜台,直至工作人员发现时已离开网点。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爱心协作迅速展开:经办柜员及时上报,大堂经理核查监控确认信息,后台人员同步调取联系方式……各岗位紧密配合,仅用时20分钟便与何大娘取得联系。当她重返银行,接过分文未少的钱款时,所有焦虑瞬间化为感动。这份感动在次日化作一面前来致谢的锦旗——“拾金不昧,品德高尚;诚信典范,服务楷模”十六个金字,是她对服务团队最由衷的赞许。1.jpg

从标准流程到行动自觉,诚信已成为一种习惯

两次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是银行将诚信理念深植于日常管理的必然。在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处理客户遗失财物已形成一套成熟、顺畅的应急流程。员工在面对此类情况时,标准化的处理习惯已悄然形成:发现遗失物品,立即双人核验,并第一时间启动客户寻访程序,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联系。清晰的操作指引,确保了响应的高效与准确。

在日常管理中,银行也积极营造“重信守诺”的服务氛围,通过树立和分享徐明辉等优秀员工的服务实例,让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团队内部广泛传承。日积月累,恪尽职守、守护客户权益,已从纸面的规范要求,逐渐内化为每位员工无须提醒的行动自觉。

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信任在服务细节中积淀

从薛沐华老人的感谢信,到何林芬大娘送来的锦旗,形式不同,却共同印证了客户与银行之间与日俱增的深厚信任。

这份信任,根植于银行对服务初心的践行。在沂源博商村镇银行,诚信服务早已延伸至常规业务之外:网点内配备的便民设施、为老年客户专设的“绿色通道”、定期深入乡村开展的金融知识普及……这些扎实的举措,与两次迅速归还客户财物的行为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银行“有温度、靠得住”的服务特色,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沂源博商村镇银行用一次次真诚的行动证明:诚信,不仅是金融行业最宝贵的沃土,更是连接银行与客户、服务社区与百姓最坚实的桥梁。

2.jpg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