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会员信息>会员动态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银行员工慧眼识诈 守护老人“钱袋子”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     时间:2025-11-10

近日,农行淄博世纪路支行凭借员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风险识别能力,成功拦截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疑似电信诈骗事件,为客户避免了4000余元的资金损失。

当天上午,一位白发老人手持老伴蔡某的银行卡,神色略显急切地来到农行淄博世纪路支行网点。老人径直走向柜台,要求向一个外省个人账户转账4000余元。这一异常举动瞬间引起了网点主任的警觉。网点主任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率先察觉到该转账交易存在多重风险点。收款方为异地个人账户,这种跨地区转账本身就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资金安全的风险。更令人起疑的是,老人无法准确说明资金用途,仅含糊地表示是通过朋友介绍购买中药。当网点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药品来源、朋友身份等详细信息时,老人开始语无伦次,眼神也有些躲闪,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不仅如此,老人还拒绝提供子女联系方式,声称孩子在国外,不用他们操心,试图以此切断与家人沟通核实情况的渠道。

结合转账给陌生人、高额药费、回避家人联系等典型诈骗特征,网点工作人员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迅速意识到老人可能正遭遇诈骗。他们深知,一旦老人将钱转出,很可能就会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导致辛苦积攒的养老钱血本无归。为防止老人上当受骗,工作人员果断行动,第一时间阻止老人进行汇款“买药”。他们一边温和且耐心地向老人解释可能存在的诈骗风险,列举以往类似案例,详细讲述不法分子如何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容易轻信他人的心理,编造虚假信息诱骗钱财;一边安抚老人焦虑的情绪,轻声细语地安慰老人不要着急,银行会帮助他弄清楚事情真相。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老人原本激动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开始认真倾听工作人员的分析。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老人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差点陷入了诈骗陷阱,对工作人员的及时劝阻感激不已,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在此次事件中,该行员工严格落实“四问一告知”原则,即详细询问转账用途、对方身份、认识方式以及是否知晓风险,并认真告知客户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他们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老年人客群的特别关注,从老人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每一句模糊的回答中,捕捉到了诈骗的蛛丝马迹,成功有效拦截了这起诈骗事件。

银行方面也向广大市民发出提示:切勿轻信“特效药”“高收益理财”等话术。不法分子常常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追求财富的心理,编造各种虚假信息,诱骗老年人上当受骗。在向陌生账户转账前,务必与家人核实情况,多一个人商量,就多一份保障。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