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农商行推进网格管理 助力普惠金融
作者:    来源:    点击:     时间:2016-08-18

    今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普惠金融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桓台农商行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真抓实干,效果显著。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沟通协调。一是该行成立由行长任组长的普惠金融工程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风险管理部,具体负责日常综合工作及各单位组织协调。各支行、公司业务部、微贷中心成立由本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的普惠金融服务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推进本辖区内普惠金融服务工作。二是按照“全面覆盖,重点村镇,界线明确,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的原则,该行建立了普惠金融工程“网格”服务体系。总部“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县政府各职能部门、金融办、监管办的对接、沟通工作,领导全县各支行普惠金融服务金桥工程网格化各项工作。各支行、公司业务部、微贷中心紧密配合所在乡镇普惠金融服务管理小组,扎实推进本乡镇、本辖区内普惠金融服务工作。各支行、公司业务部、微贷中心客户经理作为“网格”服务联系人,加强与各自辖区内的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管理小组联系,具体实施普惠金融工程网格化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平行对接,上下联动,纵横交叉,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将村内的单位、企业、商会、市场等驻地单位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普惠金融服务金桥工程网格化工作的全覆盖。

    差异化特色服务,满足多元融资需求。一是针对乡镇村民农户,通过加大营业网点、自助设备、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投入,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止2016年7月末,在乡镇布放自助设备138台,满足了村镇居民能够不出村办理贷款业务咨询、存款、取款、转账、查询及缴纳水费、电费、话费等便捷性的基础金融服务。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在各乡镇商贸中心、农村大集等地方对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低的村民,着重宣传人民币真假识别、防金融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水平。二是针对村镇企业、商会商圈、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及特点,提供合适额度、期限、还款方式的信贷产品,严格落实银监会小微企业“续贷”政策。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的特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针对缺抵押、缺担保问题,积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针对区域内小微企业特点,办理动产、仓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权等创新性抵质押贷款业务,积极推进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分段式、宽限期等小微企业还款方式创新,降低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三是针对辖区内特殊群体,桓台农商行高度关注城乡居民创业需求,积极联合劳动就业等部门,团县委、妇联、残联等组织,着力推进针对辖区内自主创业者、大学生村官、农村党员、妇女、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创业普惠”金融服务行动。四是逐步加大政银企合作广度和深度。通过多种形式深化交流合作,扩大合作覆盖面。与共青团县委接洽,安排专人负责对符合青创贷条件的客户需求进行调查,对创业项目前景好、潜力大的给予资金支持,通过与共青团接洽,给予符合青创贷条件的客户授信900万元。积极与商会、商圈开展合作,推动进一步加大商户授信支持覆盖面,对有合作意向但尚未开展的合作项目,加快落实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达成合作意向。五是按照省联社、办事处“春天行动”工作部署,各支行抢抓春节前后业务拓展的有利时机,通过组织开展“谋发展、抢市场”综合营销活动,深入村户、企业、乡镇,进机关部门、大型社区进行走访对接,大力宣传农商行改制成果,推介信贷新产品和金融服务优势。截止2016年7月末,累计走访客户70426余户,建立客户档案58689余户,有力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巩固和拓展了客户群体,为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阳光服务,构建良好区域信用环境。一是各支行、公司业务部、微贷中心实行“阳光信贷”公示制度,在辖内信贷网点显著位置公示贷款条件、流程、利率、收费标准、办结时限和监督方式。向社会公开信贷业务服务承诺内容,让客户了解我行办理贷款的全过程,打造一条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保证信贷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加大了我行金融服务政策、服务流程、服务产品、服务定价及投诉热线的透明化,让百姓对能否贷款、能贷多少、如何办理、向谁投诉等心中有数,并针对辖内企业特点及合作开展形式差异化制定适合的产品服务方案。二是积极配合县司法部门在全县开展的整顿金融秩序,

打击逃废债务的专项行动。依托全县农商行开展的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积极开展“诚信乡镇”、“诚信村”品牌工程建设。

关闭

淄博市银行业协会微信